用好的事例启迪孩子

作者:<a href="mailto:">药学系办公室</a> 时间:2012-10-03 点击数:

,我再问他,假如你看电视看坏了眼睛,跟这个大哥哥一样怎么办?儿子沉思了。接着,我又带他去看眼科医生,医生告诉他:尽管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是一直看电视,最容易损伤视力,要是一直看上几个小时,眼睛还会充血,失明,以后就会瞎了……生动的教育,使儿子震动很大。这以后,他特别注意保护眼睛,看电视也没有了痴迷劲,最多看几十分钟喜欢的少儿节目,就自动关机了。
   还有一次,儿子见同桌同学有本《老夫子》漫画书,特别精彩、好看。他几次借阅,同学都不愿意。下午放学前,他就悄悄从同学书包里拿了这本书藏起来,然后带回家欣赏。谁知,第二天,他正准备还给同学时,同学告发他“偷书”!老师也不明就里,给儿子一顿批评,还让我去学校领他回家。我见到儿子时,他委屈、后悔地哭成了泪人。当时,我什么也没有说,怕再伤害他的自尊心,便默默把他带回了家。第二天晚上,等他心平气和了,我才给他讲了一个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最后被杀头的故事;还给他讲红军当初有的战士乱拿老百姓的东西,老百姓很不满意,后来,毛主席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都拥护,处处打胜仗的故事。儿子听得入了迷,接着,我又教育他,人为什么应该养成“有借有还”和“不乱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儿子深受感染启发,发自内心地说:“妈妈,您放心,我会做个好孩子的,再也不会拿别人东西了!”果然,好几次,他在学校捡了钱、衣服、钢笔等都交给了老师,还多次做好事,帮同学,爱劳动,受到老师表扬,去年还被江北区评为“区级文明员工”。
    其实,教育孩子的事例太多太多,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就看家长如何选择、运用。选择得好,就会激励、感染孩子;选择得不好,就会误导、伤害孩子。因为孩子模仿能力和逆反心理都很强,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希望去尝试。这就需要家长在利用事例教育时,注意心理变化和年龄差异;讲完事例,家长一定要把产生这个故事的原因和不该发生的道理讲给孩子听,说明利害关系,讲明应该如何做才对,让孩子将来遇到类似事情时,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
总之,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也不相
同,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用心选择事例,一定要有针对性,精心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事例,切不可生搬硬套,胡乱取“材”,将孩子引入歧途。

|< < < < < 1 2 > >> >>|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8181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电话:0533-2829222 传真:0533-2829166 Email:qlyyxybgs@126.com
开发维护:81818威尼斯图书信息中心 鲁ICP备09071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