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a href="mailto:">药学系办公室</a> 时间:2015-06-19 点击数:

药间隔,最好每6~8h1次,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有较好的PAE),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有一定的PAE),代表药物有碳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上二者之间。
    除药敏学以外,投药间隔时间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属于浓度依赖性,但其毒性却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无论其半衰期长短。
    对肾功能正常者,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次给予1 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肌酐清除率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
    同样属浓度依赖性的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除半衰期很长的 药物外,一般不采取每日应用1次,多数以每12h给药1次。
    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没有病原学结果时的经验用药,要因地而异(每个地区的细菌谱各异),因时而异(不同的时间细菌种群的流行特点各异)。


|< < < < < 1 2 > >> >>|

上一页 [1] [2]

Copyright 8181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电话:0533-2829222 传真:0533-2829166 Email:qlyyxybgs@126.com
开发维护:81818威尼斯图书信息中心 鲁ICP备090717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