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赌服输
作者:<a href="mailto:">药学系办公室</a> 时间:2013-10-09 点击数:
”。但这种理由我一般不会接受,我倒并非反感那些不学习的员工 ;但我很不能理解,既然你自己决定了不学习,同时你也领略了不学习带来的所有愉悦和快乐,为什么这时候就不能承担不学习的后果?
必须呼唤一种负责的态度。你选了,你就应该为它的后果负责。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愿赌服输”。我会经常跟我的来访者说这句话,我觉得它说得很透彻。事理就是这么个事理,既然你下了注,既然赌,总是有输有赢 :既然赢了你可以笑纳 ;OK,那么输了你也应该接受。你可以很不开心,但你也应该接受。所有人都希望存在只赢不输的赌局,好在不会有人把这个梦想当真。赌,总是有输赢的,正如风险永远存在于我们做出的决定以后,你无可逃避。问题是有时我们不能发现这个事实,还在奢望自己做出的是一个“完美的”——也就是只赢不输的——决定。这时一旦他们输了,他们能做的就是赶紧把赌局搅浑,搅到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的失败。
你看我们在一开始说的来访者,他也在赌局里下了注,他选择上北大,他选择了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这样也是有风险的,当然他也许意识不到——因为对他过去的经验来说,也许他连开十二把都没输过。但是风险还是应验了,他手里的毕竟不是最大的一副牌,于是他输了——室友的学习比他更好,他不可能成为他心目中那么大的赢家(虽然作为北大员工,他多少也还算是一个赢家)。这时候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服输,或者干脆就是承认他能力的极限在那里。他既可以决定继续努力下去,期待将来可能出现转机,也可以决定就此放弃,换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输了他不承认,他来做心理咨询,哭着说他很不高兴很不高兴,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所以说最怕的不是选错,而是选错了又不想买单。这样你就没法玩下去了。因为在人生的赌局上,没有别人会为你买单,你哭破喉咙也没有用。当我说愿赌服 输的时候,我并不是要强调一种消极或者宿命论的色彩。不管遭逢多么不幸的结果——必须强调这一点——其实都是有机会可以变得更好的。
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这种态度并不会抹煞这样的可能性 ;恰恰相反,它是进行一切改变的前提。因为改变终究是要在现实的层面发生的,所以你无论想改变什么,你还是必须面对现实。让我们来谈论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女性来访者,她总是抱怨她和男友的冲突。冲突的起因是她在一年前曾经劈过腿,在被男友发现之后,她最终做出了选择。而她不能理解,为什么男友会整整一年持续计较于此,尽管她已经用尽一切手段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为什么他就是学不会原谅一个人呢?我已经认错了,他到底还想怎么样?”
这个案例里实际上有很多有趣的部分,但我们暂时不必讨论。只是单独说这句话本身,这就是典型的不能为决定负责的态度。既然事情是她做下的,那么,是的,她应该为它负责。尽管她后悔,特别后悔,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后悔,后悔不能改变任何事实。
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未发生的事实。尤其在你能看清现状的时候,你更可以为将来做一个理智的决定。对这位女来访者来说,现状是,她的男友很愤怒,而且对她充满了不信任。所以她能做的事是承认她男友的愤怒,然后两个人才能面对它、讨论它、处理它。但是这位来访者暂时还看不到这一点,因为她不愿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她希望债主主动勾销债务。这导致她拒绝承认男友的愤怒,她说,天哪,他怎么就学不会原谅我呢?正像你们想的一样,她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她男朋友变得更愤怒。直到心理咨询让她开始相信,她一直在用指责别人的方式逃避一些她必须承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