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的镜像自我对话

作者: 时间:2017-03-22 点击数:

士,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朱建军和广州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荣伟玲都发现,骷髅,是中国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在意象,《西游记》的白骨精即是这一意象的经典表达。骷髅,意味着缺少血和肉,而情感就是血和肉,也就是说,有这一意象的女性在成长中特别是童年,缺乏情感的滋养,而这位女学员在练习中体验到的悲伤和孤单,也即源自此。
第三个女学员,则从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女鬼。鬼,常意味着我们意识上彻底不能接受的坏自我或坏客体,而女鬼的镜像,则意味着这位女学员不接受自己的一些特别重要的人格部分,它们因而滑入到潜意识的黑暗中,而成为鬼。
    在新浪微博上公布这个练习后,有至少上千名网友报告了他们的练习过程,我简单做了一些归类整理。(说明一下:一些话题可以得到大量反馈,还可以很方便地做调查,这是我特别喜欢新浪微博的重要原因。)
直观统计发现,觉得这个练习令人恐怖的,占了多数,其中少数网友因为恐怖感而拒绝做这个练习。
练习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则有如下几类:
    1、看见自己,并且自我与镜像相互接纳
如三位网友的回复:
    看到自己平静的脸。
    一个略丰满的裸体女人,感觉是我自己。
心情一直充满好奇和新鲜,略带紧张,看到镜子里的自已很羞涩又很亲切。
假如太平静,在整个练习中都不是很有感觉,那看到自己,或意味着没进入状态。
假如蛮有感觉,而从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外显自我和内在自我比较一致。
2、看见理想的自己
如两位网友的分享:
    看到一盆开的灿烂的花,还有头戴皇冠,穿的很青春的自己。
镜子里面的那个家伙长的真是太帅了,让我都想舔镜子了。
这种情形下,我在课上没遇到,所以不敢轻下判断。其实本来也不是我懂这一切,我的分析都是猜测和假设,关键是练习者自己与镜像的对话。
正好,一位网友问到,如镜子中看到的是“希望变成的自我”这意味着什么。我建议她和镜像对话,结果她分享说:
我问她,我真的可以变成这样吗?她告诉我说,我在将来等你,但是,整个形象挺模糊的,看不清楚。
里面的我笑得挺自信的,和现在自己,我觉得自己不大自信,遇到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紧张的自己不同,感觉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平静的面对。
我想要去拥抱理想的我,第一次她笑得很恐怖,幻化成各种怪物,一瞬间背后凉飕飕的,那一刻我觉得,将来的自己有可能会变成这样,我接受,第二次是我们之间有无法横亘的距离,我想要走过去接近她,然后整个人往深渊下掉,第三次是她走出来,我们刚拥抱的那一刻,她是冰冷的,然后破碎了,现实的我出现了。
这是一个细致的与镜像自我意象对话的过程,并显示,这个理想自我,很可能是对现实自我不接纳而想象出来的结果。
    3、看见自己,自我与镜像相斥
    两位网友的分享:
    这是一个小的衣帽间,看到了全身赤裸的自己,表情很漠然。
    我只看到了自己,而且感觉不太好,我不想呆在这。
4、看见小孩
看见小孩,如婴儿、小男孩、小女孩等,那意味着在碰触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是最生动最有情感的意象之一。
四位网友的分享:
    一个小女孩,沮丧而且无能为力。旁边还有个女孩陪伴着我,是我的妹妹。
    一个五官模糊裹成一团的婴儿,武老师,我看到这个意象后,恐惧得牙齿一直在发抖!!!老师那婴儿是我吗???
    是一个破旧的木房子,一共两层,楼梯踩上去咯吱咯吱的。镜子里的我小小的,坐在地上, 头埋在膝盖里,周围是很多旧东西,里面有我的回忆,我想去抱抱她,
|< < < < < 1 2 3 4 5 > >>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Copyright 81818威尼斯(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电话:0533-2829222 传真:0533-2829166 Email:qlyyxybgs@126.com
开发维护:81818威尼斯图书信息中心 鲁ICP备09071716号